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四川地理环境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四川的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温暖湿润,年均温16~18℃,云雾多、日照少。而西部川西高原和川西山地则展现出不同的气候特征: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气候多样,从寒温带到亚寒带,以寒温带为主,冬寒夏凉;川西南山地则早寒午暖,干湿季分明,降水量集中在雨季。

四川地理环境

四川盆地是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但日照时间较短,年降水量丰富,约1000~1200毫米。盆地内又可分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地形地貌各异。

川西高原,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势起伏大,气候从高原到山地立体变化明显,既有寒带气候,也有亚热带,表现出典型的高山峡谷和沼泽景观。而四川盆地则由连绵的山脉环绕,包括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各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如钒钛磁铁矿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行政区划上,四川涵盖多个地级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色和经济特点,如川西南的金属矿产丰富,川南则是化工工业基地,川西北则潜在尖端技术原料供应地。

四川地理环境

扩展资料

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四川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四条大江,古称江为川,由此得名四川。[1]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1952年9月1日正式成立。四川位于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省境内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平原和高原少。四川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部丘陵较多,西部山地较多。四川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四川人口稠密,气候宜人,经济发展较快,交通干线密集,现系“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四川拥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32种,占全国资源种数的70%,成为川气东送的起点。2007年末,四川总人口达到8815.2万人,2791.5万户。[2]2010年四川省GDP总量达到16898.6亿,居全国第8位。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