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北京交通大学的校区建设

说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北京海淀西直门主校区总面积近110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区,教学、科研设施、硬件设备完善,校园环境优美。校内遍植银杏,每至金秋交大银杏是北京高校一景。

北京交通大学的校区建设

学校正在北京平谷建设2200亩新校区暨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工程,将建设成中国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全国最高水平的综合交通科研平台。作为国际合作办学区的北京交大威海校区也已开工兴建。北京交大即将形成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2011年北京交大正式启动2200亩平谷新校区暨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将建设成中国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新校区是北京交大第二个百年发展的奠基工程。自2009年初项目启动筹建以来,确定了选址和项目方案,并于2010年与平谷区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2011年,项目获得教育部立项批复,随后与平谷区签订土地供应协议,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项目未来定位为国际知名的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面向国际、辐射中国的交通专门人才培养培训中心,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交通研究平台,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兴学科和产业创新中心,示范中国的低碳高教园区。初步规划包括现代轨道交通产学研创新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教基地和新校区三大组团。项目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先期动工建设20万平方米的校舍和12万平方米的创新基地。 2013年11月26日下午,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双方在威海南海新区共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威海南海新区是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建设的海洋经济新区之一,北京交通大学根据建设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为服务国家蓝色经济建设和威海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特在威海南海新区设立威海校区,主要定位于国际合作办学。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以国际联合办学为主,设置理、工、人文社科等学科及专业,坚持“高起点、新模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海洋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及专业,并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孵化、重大决策咨询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等工作。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