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袁嘉谷的相关事件

说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1917年,他居家卖字自给。袁中状元后,书名倍增,求书者远至北京、浙江、日本。袁虽名为“卖字”,但为人豁达,只要有人来索,无论长幼贵贱,均认真挥毫,以礼相赠。 昆明的翠湖、大观楼、西山、黑龙潭等名胜风景区,都留有袁嘉谷的书法墨迹。

袁嘉谷的相关事件

1921年,袁嘉谷任云南省立图书馆馆长。晚年,他结庐翠湖,自辟一园,名“树园”,堆土为山,名“金钟山”,盖一小亭,名“课经亭”,又种些花草菜蔬以赏心悦目。并以“园愈狭,心愈惬;园愈隘,身愈泰”自慰自勉。他用晚年光阴,搜集、整理云南地方文献。当时大滇池南岸的昆阳月山,发现了一块《马哈只碑》,经他鉴定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为其父在故乡树立的墓碑。《明史》记载郑和是云南人,但不知道生在云南何地,经他此番考证,作了碑跋并倡议地方政府建亭保护,世人才知道郑和的故乡,知道云南产生过这样一个伟大的航海家。

1922年,云南第一所大学_私立东陆大学(即今云南大学前身)成立,次年袁嘉谷应聘担任国文教授。袁嘉谷本属重金聘请对象,但他得知大学经费颇紧,坚辞不受聘金,反捐款千元作为办学资金。直到8年之后(1931年),东陆大学由私立改为省立,他才开始领薪。 袁嘉谷博学,且平易近人,在东陆大学声誉甚高。他每周讲两节国文课,教室设在至公堂,每节课总是座无虚席,除该校学生和一些教师外,还有不少校外人士慕名而至。袁嘉谷任教十余年,培养了数百人,其中不少人成就甚高,如李士厚、李乔、浦光宗、张希鲁等。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