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助人上大学结果怎么样

星期八心理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助人上大学的行为本身是出于善意和帮助他人的愿望,但有时候这种行为可能会被滥用,导致不良后果。以下是一些案例和观点:

助人上大学结果怎么样

诈骗案例

有人声称能帮忙上大学,骗取他人钱财,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例如,薛颖在担任大学工作人员期间,以帮忙上大学为名骗取了13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另一个案例中,杨某谎称可以疏通关系帮助学生上大学,骗取了12万元“打点费”,最终被判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滥用善款案例

有报道指出,有人资助了一名女大学生四年,结果发现这笔钱被女大学生用于哥哥的婚礼,而不是继续读书。

道德绑架

有观点提到,当一个人接受了帮助,尤其是教育援助,他们可能会感到有道德上的义务去回报,即使这种回报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例如,一名男生被辽宁何氏医学院录取,需要每年支付2万多元的学费,而他的助学贷款每年只有1.2万元,这导致资助者感到进退两难,感觉被道德绑架。

助人上大学结果怎么样

感恩与回报

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并非所有接受帮助的人都不懂得感恩。有些人在得到帮助后,会努力回报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助人上大学的行为可能会遇到欺诈和滥用的问题,也可能导致道德绑架和感恩回报的困境。在提供帮助时,最好是确保受助者真正需要并能够合理使用这些资源,同时也要有适当的法律和制度来防止滥用和欺诈行为。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