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什么是分数级差法

给力考研资料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分数级差法是高校在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当考生填报了多个志愿,并且希望被非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时,如果考生的分数没有达到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高于已投档或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的最低分数线加上一个规定的分数差(即分数级差),那么该考生就有可能被该校录取。这个规定的分数差可以是学校志愿分级差,也可以是专业志愿分级差。

学校志愿分级差

什么是分数级差法

定义:指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考生分数与第一志愿考生最低分数线之间的差额。

应用:例如,如果第一志愿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0分,学校规定的志愿级差是20分,那么第二志愿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将是620分。

专业志愿分级差

什么是分数级差法

定义:指在分配专业时,录取非第一专业考生时,考生分数与第一专业考生最低分数之间的差额。

应用:如果某专业第一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是600分,学校规定的专业级差是5分,那么在分配该专业时,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的分数将被视为595分与其他考生比较。

注意事项

什么是分数级差法

分数级差法通常在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使用。

考生在填报多个志愿时,应充分考虑分数级差的影响,合理规划志愿顺序。

分数级差的具体数值和规则可能因学校而异,考生应以目标学校的招生简章为准。

希望这能帮助你理解分数级差法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