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古文什么是被动句

深圳教师资格证考试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在古文中,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承受者,而不是行为的实施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古文被动句式:

1. 使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古文什么是被动句

形式:动词 + 于 + 主动者

例句: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 使用“见”表示被动:

形式:动词前加“见”或动词 + 见 + 于 + 主动者

例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 使用“为”表示被动:

古文什么是被动句

形式:为 + 主动者 + 动词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 使用“为……所……”表示被动:

形式:为 + 主动者 + 所 + 动词

例句: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 使用“受……于……”表示被动:

形式:受 + 动词 + 于 + 主动者

古文什么是被动句

例句: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6. 无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即没有明显的被动词,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被动关系:

例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被动句在古文中常用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突出行为的执行者。理解和使用被动句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