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为什么大学没有导师制了

网络教育专升本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当前大学没有普遍实行导师制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为什么大学没有导师制了

师生比例失衡:

在中国,大学师生比例曾经非常高,有时甚至达到200:1,即一个老师负责指导200名学生。这种比例失衡导致老师难以记住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毕业时老师可能连名字都记不住。

教育模式变化: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多次改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才培养模式参照前苏联,本科生导师制被停止。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再次受到重视,并逐渐在一些高校中实施。

资源分配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师资力量可能没有跟上这种增长,导致教师难以提供充分的个别指导。

制度适应性:

导师制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实施情况。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导师制度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撰写论文。然而,在本科教育阶段,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行导师制度,但普及程度和效果可能因学校而异。

为什么大学没有导师制了

学生自主性:

有观点认为,要想在学术上有所发展,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埋怨制度好坏是无济于事的。

综上所述,虽然导师制在高等教育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研究生阶段,但在本科教育阶段,其实施程度和效果可能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