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太学和国子监的区别

自考二营长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概念以及成立时间

太学: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太学和国子监的区别

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功能

1、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太学和国子监的区别

2、国子监: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

太学和国子监的区别

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职务设置

1、太学: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从七品上。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十五人。

2、国子监: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主簿一人,从七品下。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