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你支持学校领导在不招呼的情况下推门听课吗

说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我一直反对这种推门听课的管理方式。

但在实际管理中,很多学校都采用这样的方式监控课堂。

你支持学校领导在不招呼的情况下推门听课吗

有很多人认为不到招呼进教室听课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随时进课堂听课才能能够了解和掌握教师常态课的真实状况,以便于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教学。

我一直以为,这样不到招呼直闯课堂的做法,并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主动性的激发,有不信任教师,监督教师,监管教师的嫌疑。

第一、不信任教师、不放心教师,监督检查教师,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这种不到招呼随机进课堂听课,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不信任的表现,背离了民主评价的原则。很多学校管理者经常喊着:依靠教师、信任教师、解放教师、发展教师、尊重教师、成就教师,那么,试问:这样的做法是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吗?

这种不打招呼随机听课,已经是一种不尊重,不信任的行为了。尽管,有很多学校领导说这是必要的,是善意的,是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了解教学状况,帮助和促进教师自身提高。

既然是尊重和信任,那为什么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去干扰老师正常的上课秩序和课堂节奏?

听完课后还要查看教案,还要了解学生,还要追三问四,难道这就是信任?

你支持学校领导在不招呼的情况下推门听课吗

第二、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控管教师,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说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这样的听课方式不但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成长,还会给老师或多或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会在一些老师心理造成阴影。

第三、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种听课完全打破课堂生态。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是一道风景,每一节课都是一个艺术,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师,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设计、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至于一节课老师会怎么去上,是不是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去上,那也不一定。

因为,教学设计是死的,但课堂是活的。有时候课堂上即兴生成的东西,或随机出现的状况,会完全改变教师的课前预设。而不打招呼随机听课,几个领导一本正经的坐在教师后面,原本很轻松的课堂一下子都紧张起来了,老师也只能按照即设的方案进行,没有多少老师敢涉雷池半步,敢让课堂游离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之外,更没有多少人敢让课堂舒展,就更谈不上课堂的生成和灵活性了。

所以,听课者所看到的其实也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生命课堂。再者说,随机听课给教师传递信息并不是帮助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提升,而是检查、监督、考评。

有一个案例:开学初,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去一个学校检查工作,推门去听一个老师的课,结果被这个老师赶出门外。这个教师的理由很简单,“你谁呀?凭什么进我们教室?教研室的人怎么了?谁说教研室的人就有权利不到招呼进别人的课堂听课?再者说了,我在这里上课,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你们进入教室听课征求过我的意见吗?云云。”

你支持学校领导在不招呼的情况下推门听课吗

后来,课也没有听成,教育局却责令让这个老师公开道歉,因此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我们可以做一个判断,这个老师错了吗?不管别人怎么看这个问题,我还是支持这个老师。如果换成是我,我可能没有那样的勇气。

这个案例需要我们去深思。

在教学管理中,为了解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所进行的调研、督导、学生问卷、座谈和听课等等,其实是很正常的管理方式,只是应把其目的性和方式转变一下,要让老师愿意接受,并能自觉遵守这个规则,且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意识。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