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知识社会学李安宅

说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在已知的资料中,李安宅(1900-1985)教授和其师张东荪(1886-1973)是中国最早引入西方知识社会学的关键人物。李安宅以1938年6月在燕京大学出版的《社会学界》第十卷上发表的《孟汉论知识社会学》为载体,翻译了德国学者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第五编,英文原著的部分内容得以中文呈现。这篇译作随后结集成单行本《知识社会学》(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其中不仅详尽阐述了知识社会学作为“宏大而深邃的体系,代表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而且李安宅在“译者弁言”中预见性地提出,这一视角可能对中国构建社会史和社会思想史具有“导航”意义(《知识社会学》,“译者弁言”2-3页)。他们的贡献为中国的学术界打开了通向知识社会学的新视野。

知识社会学李安宅

扩展资料

研究知识或思想产生、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联系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思想社会学。1924年,德国社会学家M.舍勒在《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一书中首先使用“知识社会学”的名称。这里的“知识”一词的含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伦理观念、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观念。知识社会学主要是研究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研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