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成考专升本练习题及答案分享

老牛聊法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成人高考语文是大家相对于其他科目能多拿分的科目。为方便考生,小编整理了成考语文复习资料,以下是成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阅读题:

成考专升本练习题及答案分享

1、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譬如并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手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而已。

问:(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2)这段话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孔孟的话在文章中属于何种论据?

答:(1)说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2)引证法,类比法,对比法。

(3)理论论据。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宴席,有烧烤,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殍;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的垂死的。所谓的文明,其实不过是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宴席。所谓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的宴席的厨房。

问:(1)这段话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是论点?用比较简单的话概括这个论点的实质。

(2)这段话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作者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方法来揭示这一社会现实的?

(4)本文议论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答:(1)分为两个层次,以所谓的文明者"之前为一、层,其余为第二层。第二层论点。论点的实质是人吃人"。

(2)当时的的现实是民众生活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是一个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人吃人"社会。

(3)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提示社会现实。

(4)采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3、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人,不及太平人"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

成考专升本练习题及答案分享

(1)这段话揭示了人当时怎样的落后心态?

(2)从这段话中透视到造成这种落后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3)从这段话的精神出发,可以把历史概括为怎样的两个时代?

(4)揭示这种落后心态的意图是什么?

答(1)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

(2暴力。

(3)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人民还不及牛马"的时代);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人民已等于牛马了"的时代)。

(4)攻打病根",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4、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下列问题: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一脉相乘,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都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1)这段话证明了什么观点?

(2)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作者是从什么方面展开分析论证的?

答(1)气"是积极战斗的。

(2)归纳法。

(3)分析了气"的概念及其演变。

5、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很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问:(1)气"与节"的区别何在?

(2)作者举出了哪些论据?属于哪种类别?

成考专升本练习题及答案分享

(3)这段话论证方法是什么?

答:(1)气是敢作敢为、积极的;节是有所不为、消极的。

(2)宋朝太学生罢免奸臣,明初东林党攻击宦官。属于事实论据。

(3)归纳法。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