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书法中的实连与虚连以及搭连和综合连 书法作品

体育教师之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纸本,11行,102字,草书,最后藏于日本,毁于二战。

《游目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则信札,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数较多的一件,《右军书记》著录,《十七帖》中刻有此帖。

书法中的实连与虚连以及搭连和综合连 书法作品

其用笔方圆兼妙,点画匀净饱满,使转流畅。笔势的洒落与《七月帖》、《都下帖》合意。字形上又与带有隶书遗韵的《寒切帖》相通。二者相较,《游目帖》更接近今草。

在单字塑造上更加趋于个体的完善,与普通章草碍于行气不畅的客观存在明显不同的是,《游目帖》异常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上下承接搭连,时时可见精微细腻的笔触,再加上两处明显的二字连,即疏具"、未有",使作品的行气达到一任自然、通贯流畅的效果。

《游目帖》中的连接方式有实连、虚连、搭连和综合连四种。

书法中的实连与虚连以及搭连和综合连 书法作品

(1)实连。此帖实连只有至时"一处。连接线方整厚实,堪与结构线比肩。至"字上松下紧,底横转锋收笔后迅速左下行笔,与时"字左竖连为一体。

(2)虚连。三组虚连字例皆为连接横折组合,只是横有长短之别。未有"连接的短横相对较短,得果"、疏具"连接的横画相对长些。在衔接方式上,未有"与疏具"二者似,即连线与下字的结构线相交时并未换锋,而是笔锋直接下按开启下笔。得果"的连线为提锋收笔后几近虚无,与果"字相连后重新起笔。

(3)搭连。以日"二字为典型而精彩的搭连形式。以"字左右两部笔断意连,其收笔带锋线由粗而细,顺势尖锋入纸,带出日"字左竖。

(4)综合连。此帖中的综合连多为连续的搭连形式组合。通过大小的字形、重心线的左右移动和收笔的微小出锋线的呼应,达到贯气效果,如理耳要欲"、想足下镇"、告卿求迎少"、省足下别"等。都殊为"三字的空间布势分量相当,但其收笔与起笔处明显的笔痕已使彼此间的联系密切起来。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