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蹴鞠是什么意思

我最爱学习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蹴鞠,亦作“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 是一种古代以足踢球的体育活动。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流行于汉唐,宋代发展到巅峰,明清逐渐衰微。蹴鞠最早记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

蹴鞠是什么意思

蹴鞠的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唐代时球内充气。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在唐宋时期,蹴鞠运动非常盛行,甚至成为宫廷和民间广泛流行的运动项目。皇帝和大臣们也常常参与蹴鞠比赛,以此锻炼身体和提高反应能力。

蹴鞠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直接对抗是双方球员在场上直接进行射门比赛;间接对抗则是通过球门进行射门,双方球员不能直接接触球;白打则是一种不涉及射门,主要以踢球技巧和竞技为主的活动形式。

2006年5月20日,蹴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