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节气是什么意思

建筑智库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它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重要节点。每个节气大约相隔15天,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立春:春季开始,万物复苏。

节气是什么意思

2. 雨水:冬去春来,气温回升,降雨开始增多。

3. 惊蛰:春雷初动,惊醒了冬眠的动物。

4. 春分:昼夜平分,冷热均衡。

5.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 谷雨:降雨量充足,有利于谷物生长。

7. 立夏:夏季开始。

8.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 芒种:有芒作物成熟。

10.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 小暑:暑热开始。

节气是什么意思

12.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13. 立秋:秋季开始。

14. 处暑:暑热渐退。

15. 白露:气温降低,早晨出现露水。

16. 秋分:昼夜再次平分。

17.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露水变冷。

18. 霜降:气温更低,出现霜冻。

19. 立冬:冬季开始。

20. 小雪:开始下雪,气温下降。

21. 大雪:降雪量增多,气温继续降低。

节气是什么意思

22. 冬至: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23. 小寒:天气寒冷,寒气逼人。

24.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生产,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