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账龄是什么意思

芹菜说心理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账龄是指 公司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时间长度。它通常以天为单位计算,并用于评估应收账款的回收可能性和坏账风险。账龄越长,意味着款项回收的时间跨度越大,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通常也越高。

账龄是什么意思

账龄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

评估收款效率:

通过账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哪些账款逾期,以及逾期的时间长短,从而评估收款流程的效率。

预测坏账风险:

较长的账龄通常与较高的坏账风险相关联。企业可以根据账龄来估计可能的坏账损失,并据此准备坏账准备。

优化信用政策:

账龄分析可以揭示信用政策是否得当,以及是否需要调整以改善收款状况。

增强客户管理:

通过分析不同账龄段的客户,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收款策略,比如对长期未付款的客户采取更积极的催收措施。

账龄是什么意思

账龄通常按照企业合理的周转天数进行划分,常见的划分标准包括30天以内、30-60天、60-120天、120天以上及呆账(120天以上未产生销售额)。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行业标准来设定合理的周转天数,并据此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准备提取。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