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自我产生的阶段有哪些

网络教育专升本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自我产生的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1岁前的儿童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自我产生的阶段有哪些

这个阶段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前提是和妈妈分离。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如开始叫“妈妈”。

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

孩子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生理自我(出生后8个月至3岁左右)

这个时期,孩子主要发展生理自我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社会自我(3至13、14岁左右)

孩子在认识自我身体基础上,主要发展社会自我,比如从问“我是谁”到问“你是谁”,有了发展社会关系的需要。

自我产生的阶段有哪些

心理自我(13、14岁至成年)

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和特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正常自闭期(出生后1个月内)

婴儿在这个阶段表现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实际上是在进行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正常共生期(1个月至6个月左右)

婴儿在这个阶段觉得自己和妈妈构成了一个共同体,身体和心理都是连在一起的。

分离与个体化期(6个月至36个月左右)

孩子在这个阶段实现身体上的独立和心理上的独立,形成个体化自我。

自我中心阶段

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个体把自己需要和愿望当成别人的需要和愿望,认为别人需要照顾自己。

自我克制阶段

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完全被本我欲望和冲动主导。

趋利避害阶段

学会根据谁对自己有利来决定听从谁,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公正阶段

对行为标准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违反道德规则会产生强烈的罪恶感,希望获得社会认可和成就。

自我产生的阶段有哪些

个人主义期

在尊重自我的同时也在意维护关系,对自己和他人都开始变得宽容,容许异议。

自主阶段

不再一味地追求成就,而是走向自我实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立性,产生辩证思维。

整合阶段

自我显现出智慧,对自己和他人具备更广泛的同理心,与命运达成和解,能够调和内在冲突和外在的混乱。

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连续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任务。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个体的成长环境和经历,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