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蒽醌类化合物有哪些

考研早知道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蒽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中。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按母核结构分类

单蒽核类:这类蒽醌只有一个蒽核,包括蒽醌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和二聚物,如蒽酚、氧化蒽酚、蒽酮等,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甙类。天然存在的单蒽核类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其C9、C10位处于最高氧化水平,较为稳定。常见的单蒽核类化合物有大黄素型、茜草素型等。

蒽醌类化合物有哪些

双蒽核类:这类蒽醌含有两个蒽核,包括二蒽酮类、二蒽醌类、去氢二蒽酮类等。二蒽酮类成分可以看成是2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通过碳碳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例如,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有效成分番泻苷A、B、C、D等皆为二蒽酮衍生物。

按氧化程度分类

氧化蒽酚:蒽醌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锌粉还原生成氧化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二酚,这些化合物不稳定,容易进一步氧化。

蒽酮:蒽醌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则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蒽酚:是蒽醌在碱性条件下被还原的产物,通常不稳定,容易进一步氧化为蒽酮。

二聚物:包括二蒽醌和二蒽酮等,这些是蒽醌类化合物的二聚形式。

蒽醌类化合物有哪些

按存在形式分类

游离蒽醌:分子量约300左右,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苯、乙醇等,还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如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而不溶于水。

蒽醌苷:是蒽醌的羟基与糖缩合而成,通常结合蒽醌分子量小于500,溶于水、有机溶剂和碱性水溶液。

常见蒽醌类化合物举例

大黄素:从大黄、虎杖等植物中提取,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大黄酚:R1=H,R2=CH3,是大黄素的一种衍生物。

芦荟大黄素:R1=H,R2=CH2OH,存在于芦荟中。

蒽醌类化合物有哪些

紫草素:从紫草的根中提取,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番泻苷A、B、C、D:从番泻叶中提取,是二蒽酮类衍生物,具有致泻作用。

应用

蒽醌类化合物在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癌症、爱滋病等重大疾病,并具有抗肿瘤、泻下、抗菌、抗氧化、利尿、止血等多方面重要的药理作用。

综上所述,蒽醌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在使用这类化合物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