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幼儿早操有哪些基本原则

职业与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幼儿园早操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幼儿早操有哪些基本原则

运动量适宜:

早操的运动量要适宜,运动量反映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一般来说,早操的强度以儿童平均心率140为正常,最高时心率可达到150-170,放松阶段心率为100-120,早操结束后五分钟内测得的心率应在80至90之间,五分钟后恢复至正常状态。早操的运动密度通常在80%以上。

避免舞蹈化:

早操不应舞蹈化,因为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与舒展,具有欣赏价值,而幼儿早操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动作协调性。舞蹈化的早操往往无法达到提高幼儿体能的效果。

动静结合:

在编排幼儿早操动作时,需要考虑动与静的搭配,以及幼儿活动中个人行为与互助行为的有机协调。

教师站位:

在幼儿做早操时,应有一位教师带领,其他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选择合适的站位在幼儿队列中参与晨练,以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幼儿早操有哪些基本原则

内容构造:

早操的内容和构造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动作发展及场地大小等因素。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为主,中班和大班则包括徒手操和轻器材操。早操通常分为准备部分、运动部分和放松部分,形成典型的三段式构造,有些幼儿园还会加入体能活动环节,如利用身体或器材进行各种动作练习,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幼儿园早操既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体能和运动能力,又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通过科学合理的编排,早操可以成为幼儿园日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