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品德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成都职业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品德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框架来描述这一过程。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依从阶段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行为。

品德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受外界压力影响。

认同阶段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

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内化阶段

思想观点与他人保持一致,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0~9岁):

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基于避免惩罚或获得奖励。

品德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阶段2:相对功利阶段,考虑行为结果和利益。

习俗水平(9~15岁):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从社会传统规范以获得认可。

阶段4:适应法律和道德秩序阶段,认识到社会标准的重要性。

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阶段5:社会法制导向,根据一般人的权利或标准考虑正确行为。

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个人用良心与自我选择的伦理原则保持一致。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

品德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权威阶段(6-7、8岁):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

可逆性阶段(8-10岁):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从他律转入自律。

公正阶段(10-12岁):发展公正观念或正义感。

品德发展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如何形成和变化其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些理论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支持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成长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